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

錦鯉場被蘇迪勒掀頂 損失3000萬

錦鯉.蘇迪勒風災.雲林崙背.錦鯉女王.氧氣.雲林

蘇迪勒颱風肆虐,雲林一家錦鯉場,屋頂上被狂風掀翻,管線跟著被扯斷,兩萬多隻錦鯉因此而缺氧死亡。損失近3千萬元。

望著池內奄奄一息的錦鯉,有不滿週歲的、養幾十年的,工作人員忙著打撈,多達兩萬隻的錦鯉,沒能躲過蘇迪勒風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點圖看影片 ↓   

錦鯉養殖場負責人鍾瑩瑩:「颱風因為風力太大,我們跟屋頂整個被掀掉,我們有很多電線 還有送氣管線,都是跟屋頂綁在一起的,當它把管線電線被扯走以後,我們場內裡面當然就是,送電系統 送氣系統就被中斷,第一個是因為沒有電 沒有氧氣的關係,有缺氧的問題,另外就是說,整個設備,屋頂被掀走,連帶牆都拉倒,這些掉下來的屋瓦、玻璃、木頭,全部都砸在魚身上,所以很多魚其實也是因為這樣死掉的。」

位在雲林崙背的這家知名錦鯉養殖場,佔地約3公頃,飼養十多萬隻錦鯉,除供應國內外業者,也屢屢在國際錦鯉競賽中獲獎,在業界被稱為錦鯉女王的鍾瑩瑩,面對風災造成損失約三千萬,仍然樂觀以對。

錦鯉養殖場負責人鍾瑩瑩:「受傷跌倒,這是人生之路必經的過程,也不是我們一個這樣子,很多人都是比、甚至比我們辛苦的人多的是,譬如說像我們這一區到現在,台電的送電都沒辦法恢復,那其實在我們來講 我們都覺得,這些工作人員也都很辛苦,大風大雨要去搶救電源。」

硬體設備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,鍾瑩瑩表示,後續訂單會先暫停。錦鯉品種復育需時間,而且魚事業無法投保,資金缺口的部份,她希望政府能提供低利率貸款補助,重振錦鯉王國。


錦鯉場被蘇迪勒掀頂 損失3000萬



北港藝師精湛作品 工藝坊接力展出

北港.香包藝師.駿馬圖.導覽員.文史團體.工藝家.剪黏大師

雲林有名的北港甕牆,不只是老街屋,現在更增添藝術氣息。新設置的北港工藝坊,持續展出在地工藝家的作品。目前正值香包藝師吳昭惠,以及剪黏大師許哲彥作品展覽期間,透過鏡頭,帶大家前去欣賞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點圖看影片 ↓

「人物帶騎」、「吳國太」、還有「駿馬圖」,有的色澤樸實無華、有的亮麗吸睛,但看得出工序繁複,技巧難度高,這些都是雲林剪黏大師許哲彥的作品。

另一個場館,展出的則是,北港香包工藝師吳昭惠老師的作品。有代表福氣的貓頭鷹、好事成雙的一對佳偶、十二生肖等,累積五十幾年經驗,設計出的亮麗作品。

導覽員:

「這個比較特殊啦,現在幾乎年輕不喜歡學這種工藝,這種工藝覺得也不是長久的工作,所以他慢慢傳承給下一代留下這個。」

工藝坊設置在共和街的百年老厝,北港甕牆所在地,展出內容都是北港工藝家的作品,一年多來共舉辦十一個場次。

居民:

「北港工藝坊,有邀請很多傳統藝師來展覽,我發覺說原來北港有這麼多藝師的作品,他們的作品都很精緻,手工都很細。」

館長 蔡享能:

「在我們經營之下,因為我們對這些工藝老師都非常尊重,也非常了解。」

「結合這些工藝老師跟文史團體,讓他們有一個地方可以展覽,像北港地區大概要三年才輪得完。」

館內展出精彩,巷弄轉彎處也有讓人驚艷的手作品。不僅保留在地藝師作品,更讓民眾看見,俯拾可得的生活之美。


北港藝師精湛作品 工藝坊接力展出


北港廟前柑仔店 復古文創充滿趣味

柑仔店.朝天宮.文創商品.泡麵.麻油.北港.宗教.復古風

雲林北港的朝天宮商圈,有一家非常特別的柑仔店,老闆蔡先生設計了許多的文創商品,有模仿老字號泡麵包裝的面紙,還有許多融入當地宗教元素的產品,不但充滿趣味,而且充滿濃濃的復古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點圖看影片 ↓

一碗一碗的泡麵包裝,看起來覺得很熟悉,其實裡面裝的是面紙,只是包裝實在太像老牌泡麵,這些藥包跟西藥包裝,其實裡面裝的是糖果,還有許多五六O年代的童玩,全都在這家柑仔店裡出現。

柑仔店主人 蔡享潤:「想說在北港開不一樣的,因為北港畢竟是麻油、大餅為主,應該可以不一樣的產品,讓遊客來這邊體驗不一樣的生活,不一樣的文化素質在裡面。」

這是北港媽祖廟前商圈特色店之一,店家主人蔡先生原本在台中開設印刷業,在十二年前返鄉後,想透過懷舊柑仔店的意象,融入古笨港文化,讓遊客獲得趣味,又能了解當地文化,因此開發了許多文創商品。

遊客:「我覺得這泡麵很有創意,而且很特別,然後做的很像,很像泡麵。」

遊客 侯小姐:「懷念啊,懷古哦。」

柑仔店主人 蔡享潤:「我就看到有一個遊客來北港拜拜,然後剛好他在吃泡麵,吃到滿身汗,我想說麵、麵、面紙,又可以吃泡麵,我就想到裡面可以裝面紙,用泡麵的意像,設計出來的這個白骨雞面紙,各大廠牌kuso面紙我都有設計。」

除了老字號商品之外,還有北港當地的民俗特色,也都成了文創商品的設計元素。

柑仔店主人 蔡享潤:「因為北港是媽祖廟、還有那個五路財神爺,所以在宗教氣氛上比較特殊一點,所以說我們在設計一些文創商品,會有一些宗教文創的東西,像我們有設計台灣符咒的書籤。」

蔡先生表示所有文創商品,都是他從生活的體驗中,所創造出來,希望能與遊客分享,一起懷念那個年代的,那些事。



北港廟前柑仔店 復古文創充滿趣味



兒童彩繪師 打造自己的夢想餐廳

餐廳.紙黏土.麵包花.彩繪.素描.賞心悅目.椒麻雞.咖哩豬排飯.菜單

彩繪創作越來越流行,兒童彩繪師梁玉芳,他為了讓畫室小朋友的家長們在等待孩子上課期間,不要餓肚子,特別在一樓開設餐廳,提供自己的創意餐點,一年多來好評不斷。

窗戶邊、大門旁、牆壁上,琳璃滿目的作品,色彩鮮艷、可愛指數破表,讓人忍不住拍下來,留作紀念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點圖看影片 ↓

畫室小朋友:「我覺得很可愛,裝潢很夢幻,老師做的洋娃娃,還有那個都很漂亮。」

工作坊主人梁玉芳,從原本的兒童彩繪師,接著學了紙黏土、麵包花、木器工藝等等,對研究食譜更有興趣,索性在一樓開了餐廳,提供畫室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們,利用等待時間用餐。

學生家長:「我們小朋友每次來,一定會點咖哩豬排飯,我們很喜歡這個餐點,老師做的菜,鹹甜適中,非常恰到好處。」

餐廳主人 梁玉芳:「當初會覺得說,只有在創作部份黏土、彩繪啊,好像缺乏某些東西,後來我們把一樓運用在餐點的部份,就是覺得說,讓家長把小朋友送過來的時間,他可以消磨一下,就是他可以來用餐之類,小朋友在二樓上課都很開心。」

梁老師精心研發的菜單,包括日式咖哩豬排飯,還有這道家長極力推薦的椒麻雞,每一道菜的擺盤,都讓人看了覺得賞心悅目,整個餐廳的裝潢及作品,也都是她親手做的,作品種類非常多樣。

餐廳主人 梁玉芳:「畫素描的時候會遇到瓶頸,有時候小孩會想要學某些另外的東西,就是新奇的東西,所以我後來我們又再教黏土部份、兒童黏塑部份,兒童黏塑,我覺得它可以運用到很多東西上面,像木器彩繪的部份運用的到,這家餐廳我們在做的時候,所有布置都是我們自己布置的。」

喜歡學習新奇事物的梁老師,不定期會回北部進修,也希望能不斷突破,相信下回再到餐廳裏,您可能會看到的就是不同的裝飾作品了。



兒童彩繪師 打造自己的夢想餐廳
http://www.ntdtv.com.tw/b5/20150805/video/153732.html?


製餅舖村長 化身素人裝置藝術家

鵝群.雲林二崙.村長.樹雕.裝置藝術.製餅師.栩栩如生

一個30幾年製餅經驗的製餅師,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村子更美,改行選村長。順利當選後,這名村長從種樹到樹雕,打造出多種在地特色的裝置藝術,帶您去看他的故事。

用力趕著鵝群,有的伸長脖子、有的張開大嘴巴 ,有的只是東張西望,連這盤小鴨和鴨蛋,西瓜和哈蜜瓜,都做的栩栩如生,這些都出自雲林二崙湳仔村村長廖世恭之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點圖看影片 ↓

村民 廖小姐:「做的很逼真,跟現實的小鴨子滿像的,也很可愛,然後顏色很鮮艷。」

湳仔村村長 廖世恭:「我從小在這邊成長,看西瓜哈蜜瓜,從小就看到大,常看常吃常摸,所以我們會想到這西瓜什麼形狀,所以用想就想出來,憑記憶就把這東西做出來。」

看不出村長,其實本是製餅師,為了讓村子更美,出來競選村長,當選後,從種樹到樹雕,現在還成了裝置藝術達人,不過村長謙虛的說,還有進步空間。

湳仔村村長 廖世恭:「做沒那麼漂亮,較粗大,有一個村民來跟我講,來我家跟我說,你那個鵝頭做那麼大,如果剁一隻起來煮,全家都能來吃都夠,我就想說,那個頭太大,我就做小一點。」

從綁模型、自製紙漿、到抹平再彩繪,耗費12天,只為了讓湳仔村更添美麗與色彩,也讓人豎起大姆指,為村長的創意,按讚。



製餅舖村長 化身素人裝置藝術家
http://www.ntdtv.com.tw/b5/20150804/video/153655.html?



蜂蜜量少價漲 消費民眾留心產品真偽

蜂箱.蜂蜜.蜂農.蜂巢.龍眼.酵素.膠質.電磁波.百花齊放

夏天是蜂蜜需求的旺季,然而近幾年蜜蜂逐漸消失,產量減少,蜂蜜價格上漲,記者特地走訪蜂農,帶您實地了解蜂蜜產量減少的根本原因。

數不清的蜜蜂正爬在蜂箱上,蜂王正在尋找好位子,準備繁殖下一代,上方的蜂巢裏,布滿金黃色的蜂蜜,蜂農現場用小湯匙刮下新鮮蜂蜜,雖然蜂蜜市場需求量增加,不過今年的蜂農卻笑不出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點圖看影片 ↓

蜂農 蔡文能:「沒辦法全收,大概在往年收成的80%吧,大概少2成左右,今年百花蜜幾乎採不到,荔枝有採到,龍眼也採的不多。」

看天吃飯的蜂農,雨水多取不到蜜,乾旱也取不到蜜,只有在風和日麗,百花齊放的情況下,蜜蜂才會帶回粉跟蜜,因今年上半年雨水不調,加上近幾年蜜蜂數量銳減,所以蜂蜜產量大不如前。

蜂農 蔡文能:「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,有些是氣候,有些是外在因素,藥物傷害,空氣的污染,電磁波的干擾,這些人為的因素影響到牠。」

蜂農表示因為產量少,而進口蜂蜜的關稅又加重,導致蜂蜜價格上漲。

蜂農 蔡文能:「因為產量少,產量少,所以今年價格上揚二成。」

蜂蜜產量減少,除了讓價格上揚,連帶也可能造成市面販售假蜂蜜問題,蜂農也示範分辨真假蜂蜜的技巧。

蜂農 蔡文能:「未搖晃之前,水跟蜜它不相容,我們簡單的搖晃一下,它會牽絲,開始變濁,牽絲它是膠質,變濁它是花粉還有酵素,它像麥芽糖然後打轉,混濁度開始增加,伸手它幾乎要不見。」

根據醫學研究,喝蜂蜜好處多,炎炎夏日如果民眾對蜂蜜需求量增加,購買時還得多靠自己把關,才能喝的健康。



蜂蜜量少價漲 消費民眾留心產品真偽
http://www.ntdtv.com.tw/b5/20150803/video/153593.html?




圖說故鄉事 延平老街時光繪本

馬哈.老街時光.巴洛克.繪畫.三合院.雲林西螺.吶喊.繪本.西螺老街.創作

雲林西螺女兒馬哈─廖美華,透過畫作及文字為老建築說故事,出版繪本《老街時光》,還有明信片、水壺等等,寫實畫風、活潑可愛的主角,用色鮮明,取材自家三合院創作主題出發,深受許多年輕人的喜愛,遠從台灣各地慕名而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點圖看影片 ↓         

小女孩被大片西瓜田圍繞,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,還有這幅巴洛克風格的老房子,這套繪本「老街時光」,榮獲雲林文化藝術獎美術類首獎,作著是西螺在地畫家─馬哈。

藝術家 馬哈:「這本書裏頭它有很寫實的部份,尤其是生活用品,跟他的場景,跟建築方面 ,我都會用很細的方式去畫它,很寫實。」

淡江中文系畢業後,馬哈從事文學與繪本創作,一年前她回到西螺延平老街開文創商店,雖然離鄉多年,兒時家鄉點滴,化為她的畫作題材,不管是明信片或水壺製品,都給人一種親切感。

遊客 周小姐:「就是如同我心裏,想要吶喊,就是想要抒發,一種心情,剛好有感動到我的心。」

遊客:「我覺得馬哈老師的創作,就很能直達人心,就看了會很有感觸,覺得好像跟自己有相契合。」

藝術家 馬哈:「我覺得我的題材,算是滿寬的,像三合院這一套,那時候我非常想要畫,自己以前農村生活,跟已經消失的三合院,所以那時候畫的題材完全是農村的。」

透過簡約生動的繪畫與情感深刻的文字,看似輕鬆的作品,記載著西螺老街深厚的歷史,打動讀者的心。



圖說故鄉事 延平老街時光繪本
http://www.ntdtv.com.tw/b5/20150730/video/153395.html?



糖廠宿舍喊救命 畫家辦展守護文化資產

虎尾厝沙龍.糖廠.雲林人文藝術關懷協會.畫展.日式宿舍.虎尾糖廠.鐵橋.老煙囪

一群藝術家組成「雲林人文藝術關懷協會」,接力開畫展和音樂會方式,守護虎尾糖廠文化資產;第一棒藝術家廖信彥,用畫筆紀錄對虎尾糖廠的觀察,正在虎尾厝沙龍舉辦「護宿守舍」畫展,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共同守護糖廠的文化資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點圖看影片 ↓         

虎尾糖廠宿舍區接二連三發生火警,糖廠日式宿舍被燒毀了大部份,當地藝術家組成「雲林人文藝術關懷協會」,發起守護糖廠文化資產活動。

藝術家 林富源:「藝術家之所以挺身而出,出來捍衛虎尾糖廠,這是有指標性的意義。」

藝術家 廖信彥:「因為這邊幾乎所有,這雲林縣內寫生的人,畫畫或學畫畫寫生都在這邊,同心公園,這是我們充滿記憶的地方,這是最重要的元素,因為這個就是我生命的內涵。」

台糖唯一一間還在製糖的老煙囪、虎尾糖廠舊宿舍、三年前被水災沖掉的舊鐵橋、老街道、還有老樹群,都是雲林藝術家廖信彥,一年來在糖廠完成的畫作。

藝術家 廖信彥:「虎尾糖廠它以前在這邊,它有完整的文化生活圈,有和樂館,後來被改為中山堂,然後神社,後來就是被安慶國小納在裏面。」

藝術收藏家 王麗萍:「鐵橋本身是文化資產,那趕快提出一個修護的預算,所以這一幅就是已經編列預算,然後在做修護在做了,很有意思,所以我收的是這一幅。」

用畫作來寫糖廠日記,舉辦「護宿守舍」畫展只是開端,藝術家希望畫作能觸動大眾對故鄉的關心。



糖廠宿舍喊救命 畫家辦展守護文化資產 



獨創醬油冰 回甘滋味佳

醬油冰.雲林.仙草芋頭冰.冰淇淋.醬油工廠.薄鹽醬油.創意冰品

天氣炎熱,帶您去品嘗特別的冰品,雲林一家知名醬油工廠,與在地六十年老冰店合作,用雪泥冰的作法,研發出獨創的醬油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點圖看影片 ↓ 

芒果冰、還有仙草芋頭冰,看起來跟一般的冰品沒什麼兩樣,但他們特別的共同點,就是給一球黑色的「醬油冰」。

黃小姐:「天然回甘的滋味,沒有吃到一般的冰店,你會吃到甜甜、甜到想喝水的感覺,它沒有,它就是很好吃,你會一直很想再吃。」

光聽「醬油冰」這名字一定會讓人嚇一跳,這是雲林知名醬油工廠與冰店合作,用台灣契作的黑豆,釀製出來的薄鹽醬油,結合六十年冰店的經驗,做出的創意冰品。

鄭同學:「口感很好吃,(有醬油味嗎) 沒有耶,那個醬油的味道完全都沒有,很好吃。」

冰品研發者 黃筱雲:「就是醬油因為它偏鹹,然後冰品的話又是偏甜,因為它使用也是薄鹽醬油,主要是要強調醬油黑豆的香,就是這部份有很完整的把它呈現出來,醬油部份就是一點鹹而已。」

醬油工廠負責人 李如玉:「從我們研發成功到正式上市,經歷過三年,其他廠商幫我研發,但是他們做出來的冰,醬油味都被牛奶蓋掉了,因為他們都是用做冰淇淋的理念,遇到筱雲,所以捨棄冰淇淋的理念,我們就以冰沙來研發這個冰。」

異業結合,創造出雙贏的特殊口感,也成為在地冰品的另一選擇。



獨創醬油冰 回甘滋味佳



反課綱微調 學生徒步到雲林 縣長親自接見

反黑箱課綱遊行.雲林.環島.行政法院.徒步環台.爭議性

台灣反課綱爭議延燒,反課綱微調學生發起環島,今天走道雲林,首次有地方首長親自接見,雲林縣長李進勇表示,雲林縣早已決定沿用舊課綱,並鼓勵學生的行動。

徒步走過七個縣市,反課綱學生環島到雲林,雲林縣長李進勇親自出來接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點圖看影片 ↓

雲林縣長李進勇:

「維護我們的意識,維護我們的權利,對政府以具體行動來提出一個導正,這個行動值得我們敬佩」

反黑箱課綱遊行學生:

「謝謝縣長」

為了讓各縣市政府的教育處表態支持學生反黑箱課綱的行動,兩位學生選擇以徒步環台的方式,一一拜訪各縣府教育處。雲林縣長李進勇表示,雲林縣內有兩所高中,雲林縣早已決定沿用舊課綱。

雲林縣長李進勇:「微調的課綱他在程序上是違法的,已經經過行政法院的認定,同時因為爭議性非常大,做這樣匆忙的一個調整,或者是改變,我們認為是有失嚴謹。」

反黑箱課綱遊行學生:

「很漫長,沒有盡頭,我們就只能一直走,想著說,我們抱著退回課綱的決心,我們應該要堅持下去。」

與縣長交談過,兩位學生感到非常開心,看的出來臉上有曬傷,似乎也有點感冒,不過,他們說,再辛苦他們也要繼續走下去。



反課綱微調 學生徒步到雲林 縣長親自接見
http://www.ntdtv.com.tw/b5/20150729/video/153299.html?




數位打敗傳統 雲林沖洗底片業務絕跡

數位相機.沖洗業務.雲林.記憶卡.相片沖洗.電腦.軟片.底片沖洗

隨著時代進步,傳統相機被數位相機取代,沖洗底片的客源也愈來愈少,雲林縣碩果僅存的一家相片沖洗店,也決定停止沖洗業務,未來雲林地區要送洗的底片,只能集中收件送台中沖洗,讓傳統相機的攝影愛好者,覺得很可惜。

數位相機拍好的相片,存在記憶卡,直接插在電腦上選取要沖印的照片,讓民眾覺得很方便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點圖看影片 ↓       

虎尾民眾 黃小姐:

「以前膠卷洗出來,你不知道它的效果,原先拍得好不好,現在這個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洗。」

雖然數位相機普遍,但還是傳統相機的愛好者,堅持使用底片拍照,他們說,傳統相機拍出來的色澤比較自然。

傳統相機玩家 陳席卿:

「尤其我們要保存或是放大,底片的效果,比數位(照片)更棒。」

在虎尾開業50年的這家老相館,老闆說他從高中時期,就開始幫忙家裡洗照片,在民國70幾年的全盛時期,一天要沖洗照片150卷,過年期間甚至會超過300卷,但現在一個月剩不到50卷,數量嚴重萎縮,因此要把沖洗底片服務暫停。

虎尾相館老闆 方傳仁:

「因為時代的變遷,軟片大家已經比較沒有去使用了,我們維持這個(沖洗)機器,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。」

不過客戶如果要送底片沖洗,老闆還是會收件,只是會集中件數送往台中,但取件的時間也會拉長;隨著時代演變,相館也不斷轉型,相片轉印馬克杯、T恤,增加很多客製化的商品,朝向更多元化的經營模式。



數位打敗傳統 雲林沖洗底片業務絕跡



蔦松烏克麗麗樂團 銀髮族展好學精神

烏克麗麗.蔦松.水林.不識字樂團.九宮格.銀髮族.老人學堂

雲林水林鄉最近興起一股「烏克麗麗」風潮,不只小學推廣烏克麗麗,現在蔦松老人學堂還組成「不識字樂團」,2年來10名團員,在一群老師的帶領下,幾乎天天練習,而且已經學會十幾首曲子,這些老學生好學不倦的精神,連小朋友都佩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點圖看影片 ↓

雲林水林的「不識字樂團」演奏出耳熟能詳的台語老歌,這個樂團成員有83歲的二胡阿伯,還有許多78歲的烏克麗麗阿婆,最年輕的是班長張女士也快六十歲了,雖然全是銀髮族,不過學習成果相當動人。

鄭同學:「覺得他們很厲害,可以學到很多首歌,之後表演給我們看。」

雖然年長,但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快樂的笑容,還會用腳數拍,一同唱和,畫面讓人看了很感動,二年前他們可是連譜都看不懂。

張老師:「因為他們不識字,所以我們就是以色彩,畫九宮格的方式,讓他們去識圖,再來就是音樂教唱,我們先以歌曲的方式,把它的曲子帶熟了之後,然後就開始進入到烏克麗麗,剛開始阿婆就會跟我說,張老師這個比拿鋤頭還要重。」

樂團班長 張美秀:「因為老年人大都不識字,找歌譜也是個大問題,有時候歌都唱完了,他還沒找到,我們都也沒仔細看,他也不會因不識字找不到,別人笑怎樣,都不會,我們的默契都很好。」

78歲李女士:「(現在看的懂譜嗎)有啦,看久就會了,我們都沒讀書的,(現在幾歲),我78歲。」

樂團幾位老學生,二年來幾乎天天練習,而且從不缺課,現在已經學會十幾首曲子。

78歲陳女士:「越彈越愛彈,我後來才去,他們學十幾首我才去,現在我也學十幾首了。」

不只小學推廣烏克麗麗,現在連樂齡的同學都一起加入,讓水林鄉成了名符其實的「烏克麗麗故鄉」。



蔦松烏克麗麗樂團 銀髮族展好學精神